金融產業組織:投銀、商銀、券商、投信投顧 做甚麼


投資銀行 vs 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主要經營間接融資業務,賺取存放款間的利差;狹義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是併購股權等諮詢顧問和股票債券發行承銷等,廣義的投資銀行業務則包括次級市場經紀、投資交易、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資本市場相關業務。除了高盛Goldman Sachs及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是僅存的美國大型投資銀行外,目前大部分金融機構是涵蓋Buy side/Sell side的綜合性角色,兼營投資銀行、交易、經紀、資產管理及商業銀行等業務功能。因此職涯定位時並非聚焦該銀行類型角色,工作性質要在於部門單位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來自何者:投資銀行諮詢費用、資產管理費用、經紀佣金、造市收入、抑或自營交易收入。


證券業 vs 票券業

兩者利潤來源同樣都會有初級市場承銷、次級市場交易及經紀業務,主要差異在於金融商品範疇,證券業以股票市場為主,通常分為承銷部、經紀部、自營部;票券業則是債券市場,分為業務部、債券部及交易部,之中政府債券為大宗,以利息收入及承銷利潤為主要收入。


投信 vs 投顧

投信是證券投資信託,做為基金發行、募集、銷售及管理,賺取銷售佣金及管理費用,屬於Buy Side;投顧是證券投資顧問,是針對有價證券(包括基金)提供顧問服務,只做為代理、募集及銷售,本身不負責基金管理,屬於Sell Side。


資產管理公司

即客戶將資金委託,由資產管理公司做投資理財。由業務將客戶資金資產帶進公司,由Portfolio Manager 作投資決策,交易員Dealers 負責執行交易指示、部位維護、作業支援等工作。以上三個部分在資產管理團隊當中,常常是身兼數職的。 較於一般金融交易室,他們收入來源多了與績效無關的資產管理費用,而與操作績效則傾向於非直接性關係,營業模式與投信類似,只是不以基金型態經營。

資產的定義本就是相當廣泛的,管理服務形式更是多種,在許多銀行中的上述業務是納入「財富管理」部門,而「資產管理」部門,主要是經營壞帳催收管理的業務。


Hedge Fund 避險基金公司/投資公司

不以業務主導,以少數金主的私人資金做為投資資本的投資公司。由於資金來源固定,不需要面對客戶或業務,上班穿著簡單,規模通常較小,數人至百人,組織扁平而彈性,團隊中的交易員、計量人員常常是同一批人,其他技術性需求如後台作業則委外給Prime Broker。投資著重在交易策略的建立,與投信相比,他們不收取基金管理費用,而以投資績效決定公司收入,常由sell-side的交易員成立,公司經營者往往兼負找尋資金來源及投資績效的責任。

這類公司通常註冊在海外,以規避國內相關金融法規,投資運作更靈活;但是站在投資人的立場,也較缺乏保障,當團隊投資失利,往往是改個名字另起爐灶,找其他冤大頭當金主重新開始。公司以外資為名,常以「XX Capital」、「XX投資公司」見世。避險基金公司大大小小,在金融市場擁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足以撼動世界的金融體系,歷史著名的團隊故事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巴菲特的伯克希爾、LTCM、2008年龐氏騙局等,皆以這類公司型態成立。


系統平台公司

公司販賣的非金融商品,而是系統及服務,主要職缺包含軟體工程師及銷售業務。著重在金融交易前/中/後台相關需求、流程效率設計,具高度支援性的責任,相較於金融機構中資訊人員的工作,要求更高的程式品質標準。 市場資訊公司提供商品報價撮價平台,如路透社Reuters、彭博Bloomberg;亦有管理系統公司,如Murex、Fenics提供商品評價及控管,或SAP、RiskMetrics等後台、風管功能,向每個使用帳號收取月費(數百至數千 USD):這些平台系統對大多數交易員或業務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做為了解即時市場資訊、新聞瀏覽搜尋、各種市場分析、交易及管理。

節自:米卡 / 金融人超求職術
#金融市場職缺


職涯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