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銀】掌控資金動向的幕後英雄:基金經理人工作全揭密


組織型態

投信組織一般以市場範疇,將投資部門區分為海外投資、國內股票、新金融商品、債券部、全權委託(代操)等,各單位結構約5~20人,組成包括了主管、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員。一般持有部位的基金經理人與研究員之人數比例約1:1,在上百人的大型投信裡,則研究員比例偏高,平均年齡也偏低。


角色與責任

如果說交易員是武士的話,基金經理人就像是忍者,需要長時間修行、出手招式較為冷靜沉穩。基金經理人的工作本質是管理基金、從事投資,相關的工作內容包括市場研究、策略規劃、基金投資管理、基金問題回覆、主管機關文件等。投信基金經理人的工作非常繁瑣,除了研究市場、做投資決策外,「開會」也是他們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包括與業務討論基金行銷及績效的會議、與主管討論行情策略的會議、與研究員討論市場和公司表現的會議等。

每位基金經理人約管理三至五檔基金,在規模較小的組織裡可能得身兼產業研究,事務較繁雜;大型組織內的投資研究部研究員為數眾多,每人分工較明確。當市場發生劇變,基金經理人設有緊急機制得隨傳隨到,像負責海外市場的基金經理人,可能就會半夜被call回辦公室,以做出即時的決策來因應,並會突然產生許多相關會議和報告工作量。


基金管理類型

【私募 vs. 公募】

以所管理的基金性質而言,分為私募及公募基金,法令規定基金經理人不得兼任。
私募基金經理人:基金規模較小,資金來源較單純(多為貴氣逼人的金主),特色為投資組合量身訂製、客戶專業程度較高、以長期合作關係建立信賴度、績效追蹤偏長期,工作上向客戶解釋行情操作的情況較不多。
公募基金經理人:績效壓力相對大得多,每天基金淨值都會在公開平台被比較,基金售後服務問題較瑣碎,投資人數目多、申購贖回情況頻繁而使得基金規模時時變動,操作上實屬不易。

【海外基金經理人】

如富蘭克林、ING等發行的海外基金,通常在國外有個基金經理人顧問協助管理,而國內另聘用的基金經理人,則負責撰寫進出報告及回應投資人提出的相關問題,不完全主導基金管理的投資策略,被稱為Shadow Manager,工作本質其實更接近PM。


背景能力及人格特質:「專家,不只是訓練有素的狗。」

業界經理人九成以上為碩士學歷,以研究員普遍背景來看,經濟背景多從事利率/外匯等總經市場、財金或其他背景則主做產業個股研究。然而基金經理人屬於中階以後的職缺,重視研究或操盤經歷遠超過學歷,經歷必須是有實際操作經驗或曾擔任研究員,其中本土投信的基金經理人大部分為研究員出身,二成以下為交易員背景。

由於基金經理人是大部分研究員職涯發展的下一步,因此許多較資深的研究員,會以中小型的投信研究員職缺,做為轉任基金經理人的前哨,升遷會較大型Buy-side快,也因此在此類投信組織中,平均年資會較高。大型投信研究員年資約3~5年、中小型投信研究員(作為儲備經理人)約7+年經驗、基金經理人則約10+年經驗、主管約15+年經驗。

基金經理人所需的人格特質是沉穩健談,能頭頭是道地對外發表報告、亦要能侃侃而談以應付客戶或業務,此處所指的良好溝通能力不是業務行銷談判所需的能言善道,而是足以說服對方的專業素養。



節自:米卡 / 金融人超求職術
#產業研究員  #台灣投信投顧排名  #更多金融市場職缺



Image by Ronald Carreño from Pixabay

職涯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