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vs 證券商
銀行和證券商的主要差異在於金融商品類型及服務範疇:銀行涵蓋業務範圍較廣,提供授信等服務及較全面的金融商品,如外匯、利率、證券、商品市場等商品;證券商則偏向證券、債券等。一般而言,銀行底薪比券商高(低階職缺差異約數千至萬),但是券商的薪資談判彈性較大。而且銀行體制大,受法令嚴格限制多,相對包袱較沉重,氣氛不若證券商活潑,業務推廣要經歷層層關卡,事務較為繁瑣。
銀行 | 券商 | |
給薪水準 | 高 ✔,但缺乏彈性 | 低,但彈性大 |
給假 | 一般 | 一般 |
穩定度 | 高 ✔ | 低 |
組織文化 | 傳統 | 新潮 ✔ |
發展性 | 大 ✔ | 小 |
應徵難度 | 難 | 易 ✔ |
工作時數 | 長 | 短 ✔ |
Buy-side vs Sell-side
Buy-side類似「投資方」,包括一般法人投資部、保險公司、票券商、投信、避險基金等,部位偏中長期;Sell-side則類似「交易方」,包括銀行或券商的金融交易室、投顧等,提供Buy-side市場流通性,部位偏短中期。由於角色差異、業務型態不同,以台灣而言,除非在非常大的Buy-side,不然Buy-side所碰到的交易量、客戶類型、市場產品等都會比Sell-side少得多,步調也相對較緩慢。
Buy-side | Sell-side | |
給薪水準 | 低,且缺乏彈性 | 高,且彈性大 ✔ |
給假 | 一般 | 一般 |
穩定度 | 高 ✔ | 低 |
組織文化 | 傳統 | 新潮 ✔ |
發展性 | 小 | 大 ✔ |
應徵難度 | 易 ✔ | 難 |
工作時數 | 短 ✔ | 長 |
自營商 vs 經紀商
每間金融機構的業務重心不盡相同,對求職者來說,以目標職缺業務為重的單位是比較理想的發展環境。若你的目標是自營交易,盡量找自營為主的券商;若是以經紀業務為主的券商,經紀部門的權限較大、福利較好、較受到公司重視,擁有較多的資源及發展性、對於自營業務策略,反而相對會較保守些。
自營部 | 經紀部 | |
給薪水準 | 彈性大,視績效 | 彈性大,視績效 |
給假 | 一般 | 一般 |
穩定度 | 低 | 高 ✔ |
組織文化 | 傳統 | 新潮 ✔ |
發展性 | 大 ✔ | 小 |
應徵難度 | 難 | 易 ✔ |
工作時數 | 短 ✔ | 長 |
小蝦米 vs 大鯨魚
以一般同類型的企業而言,小公司步調較快、組織扁平、受到主管密切關注,工作所學較雜,公司對員工任何的訓練投資都希望有立即成效;大企業則所接觸比較「廣」,譬如產品線和客戶群較廣泛,福利制度成熟完整、且組織層級多。一般來說,大公司的前輩可能不太有空鳥新人、而期望你自發性學習。另方面,大企業競爭激烈,同儕切磋學習機會多,學習資源豐富,也容易碰到強大有名氣的老闆,較適合擅於自我學習發展的新人。
小型企業 | 大型企業 | |
給薪水準 | 福利少,但彈性大 | 福利多 ✔,缺乏彈性 |
給假 | 彈性 ✔ | 缺乏彈性 |
穩定度 | 低 | 高 ✔ |
組織文化 | 新潮 ✔ | 傳統 |
發展性 | 跳槽較吃虧 | 跳槽較吃香 ✔ |
應徵難度 | 易 ✔ | 難 |
工作時數 | 短 ✔ | 長 |
#企業徵才情報 #職缺職涯導航 #金融職場選擇題 (上)